《玉·见迭变——中国当代玉质媒介艺术展作品文集》作者:钱亮 王振出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制作:北京艺彩风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次:2022年8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140-2437-1成品尺寸:210毫米*285毫米定价:20
《玉·见迭变——中国当代玉质媒介艺术展作品文集》作者:钱亮 王振出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制作:北京艺彩风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次:2022年8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140-2437-1成品尺寸:210毫米*285毫米定价:200.00元封面作品:钱亮《百家姓系列》 “玉•见迭变——中国当代玉质媒介艺术展”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及在玉质媒介艺术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突出影响力的近50位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他们其中既有像王少军、隋建国、许正龙、钱步辉这样的学院玉雕行业引领者,也有如樊军民、潘惊石、何马、杨波这样的玉雕名家,更多的是像许亨、娄金、钱亮等一批勇于创新的青年“生力军”。这些“主力军”和“生力军”共同开辟和呈现了当代玉质媒介艺术的传承创新与迭变态势。 序一:宋伟光《当世之玉》 序二:钱亮《玉·见迭变》 目录 中国玉文化传承至今七、八千年从未间断,但如果在精神层面上不赋予玉新的时代性,我认为也是一种间断。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很大的事,希望能够借此展览之际,可以感召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把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王少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玉·见迭变”是钱亮策划的第四个“玉·见”系列展览,其在新时期提出玉雕的当代转向,反映出在学业中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秉持“以当代雕塑样式转换与活化传统文化资源”这一理念,探究中国传统玉文化资源和当代雕塑的融通,从作品与展场都是新型模式,展览透出了古老中国的文化底色,通过玉媒介串联起了学院与民间、艺术与工艺,使得玉雕进入了新的视野,进入了学术层面。最后,希冀传统文化资源能以此类型的展览活动不断再生,在开放的国际文化舞台上,助推中国雕塑艺术有根基地彰显。——许正龙(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 与展相关——宋扶日《玉文化的多重意味》 与展相关——林喆曼《古典语境与当代艺术的交融共舞》 与展相关——孙禹《玉·见迭变,再次焕新》 学术研讨会 这个展览突破了当代工艺美术一般认知的边界,回归到纯粹的中华人文的精神性的领域里面来进行探索实践,具有启发意义。玉质媒介艺术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我们通过工艺将艺术性、思想性及创造性不断延伸,并不断探索新的工艺和方法,以此创造出中国玉文化更美好的未来。——孙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在此次展览里,我看到很多新的作品,玉不同于别的材料,玉的温润、光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性。玉还体现了一种材料特性和精神观念,体现了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和这次研讨会都很重要,它开创了我们当代人对这种材料、媒介、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我们传承与创新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陈辉(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导) 今天对玉雕的再次关注,不光是对奢侈品的关注,更多的是站在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角度去回看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以此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人对玉独特的喜爱和情怀是在一个当代的视角和人类艺术文明发展的角度上去再观照。所以,能看到各个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思考、再致敬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大家从“艺”的角度去提升、拓展自身对于“技”的再思考,是一个特别让人兴奋的事情。——陈晓春(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置“玉”其中——公共美育活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