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和田玉“子刚牌”的漫长结缘之旅

小编:小天   来源:云玉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9-28 16:33:07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概是在还没有学习这个专业之前,幼年的我就在一篇文章里知道了中国古代有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玉雕名家,叫做陆子刚。但那时的认知尚且非常模糊,故事里仅是大肆地渲染他的琢玉技艺如何高超。

大概是在还没有学习这个专业之前,幼年的我就在一篇文章里知道了中国古代有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玉雕名家,叫做陆子刚。但那时的认知尚且非常模糊,故事里仅是大肆地渲染他的琢玉技艺如何高超。

image

又讲他志向何其的高远,并且身为被封建礼教所压迫,社会地位低下的匠人,不屈从命运与等级观念,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自己制作玉器上落款的第一人。在传说之中他甚至胆大包天地在御用器皿的龙嘴中落下款识,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以想见这种虽然不经,却极具感染性的故事对一个年少轻狂的学生有多大的影响力。事情过去了几年,我又恰巧考取了这个专业,学习时便格外的留意搜集这位玉雕宗师的信息,并且深深地对他创作的以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子刚牌所打动。

image

但那时和田玉市场还未兴盛,我与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也只是周末相约,一同去古玩城的地摊上淘几枚廉价的小子玉做标本,回来研究罢了。别说那时很少见到像样的子刚牌仿品,就算真的有,估计也不是几个穷学生消费得起的。

image

在这里参玉要自我表白一下,随着对玉文化与陆氏的深入了解,我是越来越不敢痴心妄想拥有一枚陆子刚制成的玉雕真品了。原因也很简单,自明代起就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到了清代中页,已然无法辨别其真迹了,以至于爱玉成痴的乾隆帝也求而不得,只好敕命依据记载仿造。我等又何德何能有幸与之结缘呢?

image

彼时我的一点小贪念也就是有机会入手一件精致的高仿子刚牌而已。后来参加了工作,恰巧又负责采购,开始大量的接触和田玉制品,只可惜那时最畅销的是所谓“461”牌,这硕大的尺寸着实叫我吃不消,加之多为白花花的俄料制品,也不合我的胃口。

image

前些年在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上方配以如意云纹、螭龙纹构形的基础上,又有人创造出了下方全然光素,不着一刀的“平安无事牌”。因为一方面其对原材料的均匀细腻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这寓意也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所以一经问世,这种子刚牌2.0版本就身价居高不下。

image

这贵倒也贵得有几分道理,本也无可厚非,可近来有些人一心牟利,完全不顾及平安无事牌的源流与文化内涵,竟然创造出了黑白相间的和田玉青花无事牌,还有翡翠飘花无事牌,这种自相矛盾的怪胎,真的叫人啼笑皆非。

image

这类东西当然不可能满足我对于仿子刚牌的诉求,包括前期我也曾经对461牌强调的白、细、油、大所迷惑,以为执着于玉质的视觉效果便是和田玉的无上追求。但久而久之,随着心态的成熟,我对它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image

适合我的仿子刚牌必然是新疆子玉制成,工艺不一定要多么精巧,古拙一些反而更好。白度无所谓,青灰一些也能接受,但质地一定要既坚且韧,在与砣头的博弈中可以互有胜负的留下些“桔皮”,这在日后的盘磨中会更具韵味。

image

但尺寸、比例、纹饰、内容一定要古意盎然,这样才能保证我在此后与之朝夕相处不会厌倦。这一转变就像年轻人在择偶时往往要求外形明艳、俊朗,真到了成熟时才懂得人品端正方是最难得的。

image

于是不经意间我就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和田玉仿子刚牌,大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尽管它像我一样,还远远的不够完美,不过没关系,我俩共同努力,在这俗世红尘中打熬磨砺,向理想中那个完人与美玉举步前行。

精彩图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行业新闻
玉器收藏
新品前沿
时尚女人
玉石杂谈
基础知识